为知名品牌客户提供礼品包定制服务
股票代码:837115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aoa体育在线登录首页

印军“阵风”被击落也许早有征兆因为它的采购过程充满腐败传闻

日期: 2025-08/09 04:08:21

  2025年5月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空战,据报道双方一共出动了多达125架战机,经过多方面消息来源证实,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斗机使用“霹雳-15”超远程空空导弹,至少击落了一架印度空军刚成军不久的法国“阵风”战斗机。

  ■在5月7日的空战中被击落的印军战机残骸,据悉至少有1架“阵风”战斗机损毁。

  本来法国达索公司研发的“阵风”双发多用途战斗机近年来在国际军售市场屡屡斩获大单,自本世纪初开始服役以来经过20年的艰苦开拓终于打开销路,隐然成为除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之外的最佳选择。

  就在2025年3月,达索航空刚刚宣布由于预计订单需求旺盛,准备把“阵风”战斗机的产量从现在的每月3架提升到2028~2029年的每月4架。然而,话音未落,“阵风”就在自己的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空战对抗中在印度空军手里出现了战损,更为尴尬的是,它当时面对的是同代,甚至有可能还略弱一些的巴基斯坦空军歼-10CE和JF-17“枭龙”战斗机,这不啻为对达索航空的当头一棒。

  ■全副武装的巴基斯坦空军歼-10CE战斗机,它在5月7日的空战中使用“霹雳-15”超远程空空导弹,至少击落一架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斗机。

  由于双方都对空战的具体过程三缄其口,外界暂时还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究竟是如何的。尽管第一次面对真正的考验就折戟沉沙,必然会对“阵风”的声誉造成不利影响,但就此全面否定它可能还为时尚早,因为一款战斗机在实战中的表现,与使用它的人密切相关。

  例如世界公认的四代机翘楚美国双发重型战斗机F-15,也会在沙特王爷军打击也门胡塞武装“拖鞋军”这种看似牛刀杀鸡的战斗中,出现接二连三的战损。当然,胡塞武装不具备与F-15进行空中对抗的能力,这些F-15是被胡塞武装并不先进的地空导弹系统打下来的。与之相对,F-15在美军和以军手里面对危险得多的地面防空火力却安然无恙。

  ■2018年1月7日,也门胡塞武装对外发布视频,宣布击中一架沙特皇家空军的F-15SA战斗机,紧接着又在3月23日发布视频证实击中另一架F-15SA战斗机。

  反观“阵风”的名声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它曾经在演习中创造了锁定美国空军F-22五代隐身战斗机的纪录。

  2009年,驻弗吉尼亚州的美国空军第1战斗机联队的一个F-22“猛禽”战斗机中队飞往阿联酋,在那里参加与法国空军“阵风”战斗机、阿联酋空军“幻影”战斗机和英国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联袂登场的联合演习。

  演习结束后传出法国空军一架“阵风”战斗机,在模拟对抗中多次锁定美军F-22战斗机的消息,随即被美国空军否认。然而,在演习结束大约一个月之后,法国国防部公布了一段由参加演习的“阵风”战斗机捕捉到的平视显示器视频,你们可以自行观看。

  ■视频:法国空军“阵风”战斗机与美国空军F-22“猛禽”战斗机激烈狗斗。

  尽管在联合演习中F-22面对“阵风”在整体上仍然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但在视频中能够正常的看到这架“阵风”战斗机的飞行员把飞机性能发挥到了极限,在对抗中多次锁定F-22,这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在这段难得的时长为3分26秒的视频中,我们大家可以听到飞行员在狗斗过程中的粗重喘息声,从而体会到对抗过程的紧张激烈。据说在剧烈机动的某些时点,“阵风”飞行员已经将飞机过载拉到了9G。

  当然,一段视频不能代表飞机的完整面貌,但至少可以证明,“阵风”不能算是一架烂飞机,但它在印度空军手里首次参加实战就出现战损也并非无迹可循,而是早有朕兆。因为印度空军的“阵风”采购案可以说充满了波折和腐败气息。

  印度曾经很有希望成为“阵风”的第一个国际客户。这个采购案起源于印度空军为替换老旧的米格-21战斗机而发起的所谓“中型多用途战斗机”(Medium Multi-Role Combat Aircraft,MMRCA)竞标,当时印度国防部准备拨款65亿美元(2008年币值)用于采购案。这份大单令国际军火巨头们蜂拥而至,参加竞标的机型包括法国“阵风”、欧洲战斗机“台风”、美国F-16C/D、F/A-18E/F、瑞典JAS-39“鹰狮”以及俄罗斯米格-35。

  ■竞标MMRCA(也称为MRCA)的各路英豪,从左至右分别是“阵风”、“台风”、F-16、F/A-18、JAS-39和米格-35。

  2012年1月31日,印度国防部宣布“阵风”赢得MMRCA项目,法国达索公司将向印度提供126架“阵风”战斗机,并且包含另外63架“阵风”战斗机的选择权。首批18架战斗机由达索公司提供,其余108架战机将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根据达索公司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制造。

  合同报价包括采购成本、40年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及技术转让成本,初步意向为104亿美元,后来根据通货膨胀等因素调整为大约200亿美元。按国际军火市场上法国货的标准来衡量,这样的价格简直是便宜得令人发指!这是因为当时法国急于打开“阵风”战斗机的国际市场,因此对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印度开出了格外优惠的条件。

  如果按照这份合同执行,它将是当时世界上顶级规模的公开对外招标军用航空交易。在获得将近200架“阵风”战斗机及达索公司的技术转让之后,印度空军有望挑战那个时代亚洲第一空军的宝座。要知道,为了打开销路,法国政府已经批准了在“阵风”项目上对印度的全面技术转让,包括当时非常先进的RBE-2AA主动相控阵雷达,以及“阵风”战斗机的全部软件源代码,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印度人在必要时可以对雷达或飞机的任何敏感部分进行重新编程,而无需法国提供额外协助。

  ■安装在“阵风”战斗机机首的RBE-2AA主动相控阵雷达,由法国泰雷兹公司制造。

  然而,地球人都懂的,在印度很难有什么样的事情是一帆风顺的。在获得了如此优惠的条件之后印度人还不满足,他们想要逐步压榨法国佬,要求达索公司为印度斯坦航空生产的108架“阵风”提供质保。

  只要是对印度空军知道的人都知道,印度斯坦航空是个啥地方,连完好的飞机都能被它给修得直接把飞行员摔死,达索公司要是敢给它造的“阵风”提供质保,那无异于把自己放进印度人挖好的陷阱里。因此一桩大好的买卖就这样拖延了下来。

  ■成立于1940年12月23日的印度斯坦航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顶级规模的航空航天及国防制造商之一。

  果然,法国人很快醒过味来,到2014年1月,有报道称法国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要价,现在整个合同的价格上升到280~300亿美元。法国人这样做有着充足的底气,因为在与印度人讨价还价的同时他们也没闲着,“阵风”对其他几个国家的销售也在同步推进,法国人不需要非得在印度这一棵树上吊死。

  2015年2月13日,法国宣布埃及将以52亿欧元的价格购买24架“阵风”战斗机,从而成为其首个国外用户。如果按照这一个标准粗略估算,印度“阵风”采购案的价值将达到273亿欧元,按照当时汇率约合300亿美元。

  2015年4月30日,法国宣布卡塔尔已经同意以63亿欧元(约合70.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24架“阵风”战斗机。这样的价格明显高于埃及的原因主要在于卡塔尔的合同还包括购买欧洲导弹集团(MBDA)生产的“阵风”战斗机配套导弹,以及法国空军为36名卡塔尔飞行员和100名技术人员提供培训等额外内容。

  形势的飞速变化使印度人进退维谷。想让达索公司为印度斯坦航空提供质保根本就是没影的事,现在想要法国人的全套技术转让,恐怕也得掏出更多的线年印度大选,人民党击败国大党执政联盟,纳伦德拉·莫迪在5月26日宣誓就任新一届印度总理,采购“阵风”的谈判更加停滞不前。

  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出来,印度政局的变化肯定会使126架“阵风”采购案变得前景黯淡。很快,新上台的印度总理莫迪在2015年4月访问法国期间宣布,将购买36架完全由达索公司制造的“阵风”战斗机。2015年7月,莫迪政府的国防部长马诺哈尔·帕里卡尔通知议会,MMRCA的招标已经撤回,关于采购36架“阵风”战斗机的谈判已经开始。

  ■2015年4月10日,新上台的印度总理莫迪(左)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右)在法国首都巴黎宣布,印度将采购36架法国“阵风”战斗机。

  2016年5月,双方达成协议,印度以78.7亿欧元的价格购买36架完全由达索公司制造的“阵风”战斗机。这样的价格似乎与埃及“阵风”采购案相当,比卡塔尔“阵风”采购案低了一些。不过,现在印度显然已经得不到MMRCA案那么优惠的条件了,技术转让也成为泡影。

  ■2016年9月23日,印度国防部长马诺哈尔·帕里卡(右)和法国国防部长让·伊夫·勒德里昂(左)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签署了关于“阵风”战斗机的政府间协议。

  众所周知,战斗机的采购案所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不能简单地以合同总价除以采购数量所得出的战斗机采购单价来衡量。正好印度媒体爆出了这36架“阵风”战斗机采购的合同报价细节,可以让我们对相关采购细节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据报道,在印度采购的36架“阵风”战斗机中,包括28架单座型,单价为9110万欧元;8架双座型,单价为9400万欧元。战斗机本身合计为33亿欧元。另外的主要项目有印度空军定制的战斗机增强包,内容有集成以色列制造的头盔显示器、雷达告警器和低频干扰器等十余项改进,价值18亿欧元。为印度空军作战区域定制的天气和地形包,价值为17亿欧元。战斗机所使用的武器包,内容有“米卡”近距格斗弹、“流星”超远程空空导弹以及SCALP EG空地巡航导弹等,价值7.1亿欧元。最后是价值3.53亿欧元的售后服务包以及其他一些零散内容。

  ■战斗机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它的采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不能简单地用总价除以数量的方式来衡量。

  新的采购案还包括一个所谓的“抵消条款”,要求参与协议的公司(主要是达索、泰雷兹、赛峰和欧洲导弹集团)将合同价值的50%(约39亿欧元)投资回印度,其中的30%(约12亿欧元)投向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类似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机构),其余用于从印度采购商品和服务,以促进印度国防工业的发展。

  这个“抵消条款”看似是对印度没有办法获得技术转让和国内生产特许权的某种弥补,对于印度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后续的发展证明,最大的问题正是出在这里。

  2016年10月3日,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信实集团与达索公司宣布成立一家名为达索信实航空航天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持股票比例为51%∶49%,用于开展达索公司在“抵消条款”义务下对印度的投资业务。这一举动排除了印度航空领域最大的公司,也是国有企业的印度斯坦航空。

  人们这才发现,莫迪于2015年4月访问法国宣布采购36架“阵风”战斗机时,穆克什·安巴尼的弟弟安尼尔·安巴尼就在现场,而且信实集团在这之前12天刚刚注册成立了信实防务,这是一家缺乏国防领域相关经验的公司,却在一年多以后被达索公司选为印度方面的合作伙伴。

  ■安尼尔·安巴尼被发现出现在2015年4月10日莫迪与奥朗德的企业家论坛现场。

  这一事件在印度掀起了巨澜。2018年8月,印度媒体曝出就在36架“阵风”采购案洽谈期间,信实集团下属的信实娱乐赞助了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的女友朱莉·加耶拍摄的电影。奥朗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印度政府在谈判中提出了信实集团的名字,法国方面别无选择,但奥朗德很快就在法国政府、达索公司和印度国防部的驳斥下改变了自己的说法。

  2018年9月,印度最高法院开始不公开审理“阵风”战斗机采购案涉及腐败的指控。12月14日,最高法院驳回所有涉嫌违规的指控,认为印度政府在决策、定价和选择印度合作伙伴三方面都不有一定的问题。2019年11月14日,印度最高法院驳回了所有上诉复审的请求,维持原判,并指出在“阵风”战斗机采购案中未曾发现任何违规或腐败的行为。

  尽管印度最高法院两次做出判决,但印度在历年的武器采购中所存在的猫腻早已是人所共知的“秘密”,正所谓欲盖弥彰。

  至于说36架“阵风”的采购到底有没问题?Walker大人不清楚,也不敢随便乱说,但至少我们大家可以想像,这36架战斗机的到来,并不纯粹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天空。

  与信实集团相比,国营的印度斯坦航空更是不敢恭维,在他们手下,印度空军自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损失8.8架战机,最多的2002年一年就摔了21架飞机。与这个相比,打仗损失那点飞机还算个什么事呢?

  ■摔飞机早已成为印度空军的家常便饭,大家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图为在印度中部坠毁的一架印度空军C-130J“大力神”运输机。

  印度空军的飞行员坐进驾驶舱飞上蓝天时,最担心的可能不是巴基斯坦空军的导弹,而是自家人有没有在哪里做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