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真正开始启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准领航行动”,旨在通过制定国际领先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技术标准,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标准制定目标:2026年前完成50项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国际标准制定,覆盖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智能检测等关键领域。
财政支持:对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专项补贴,首批试点企业包括华为、中望软件、华中数控等20家单位。
技术聚焦:重点推进智能工厂数据互通、工业互联网安全、人机协作机器人等领域的标准统一。(数据来源:工信部官网公告)
行业现状: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已达3.2万亿元(2025年),但国际标准参与度不足15%(数据来源:《全球智能制造标准竞争格局报告》)。欧美企业主导ISO/TC184(工业自动化标准委员会)80%的核心标准,中国仅占5%。
政策意义:通过标准先行策略,打破欧美技术垄断,为国产装备出海扫清壁垒。例如,数字孪生领域标准若落地,可带动2000亿元关联产业(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对产业链影响:上游(核心部件):标准统一将降低工业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系统等部件的适配成本,国产化率有望从65%提升至80%+(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下游(应用场景):智能工厂建设成本预计下降15%-20%,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来源: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际竞争:若中国主导的协作机器人安全标准获ISO采纳,将助力国产机器人出口份额从25%提升至40%(数据来源: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此次标准领航行动是中国智能制造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引领转型的关键举措。短期看,参与标准制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将获得政策与资金双重加持;长期看,统一的行业标准将降低产业链协同成本,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标准强国。建议聚焦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核心环节的标杆企业。2025年Q3为政策细则密集发布期,建议关注标准试点名单扩容机会。
受益细分方向:标准制定主导方、技术验证平台、检验测试认证服务商,如中望软件国内工业软件龙头,主导CAD数据格式标准制定;华中数控:数控系统标准核心参与方,受益于机床智能化升级。
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